温州网

教科书被循环使用 你怎么看?

LECMS 4049

  温州网讯“哪位孩子已升初三的亲还留有初二的课本?麻烦借我,想让孩子在假期预习。”放寒假了,不少孩子会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同时,开始预习新学期的课本内容。于是每到学期末,班级里的学生家长会掀起一轮借教科书的高潮,甚至有家长提议学校干脆教科书循环使用,既解决假期借书的烦恼,又能提早学习,而且环保,一举多得。据悉,全国教材循环用1年可省200多亿元!那么,教科书循环使用目前在我市各学校开展的情况是怎样的?会遇到哪些问题?教材该被循环使用吗?这一话题前不久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讨论。

  中小学:非主科教材部分循环使用,常需要“修书”

  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施行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制度,小学主要涉及四门,科学、音乐、美术(艺术)、信息技术;初中也是四门,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

  那么实施情况如何呢?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我市不少中小学都能做到上述教材循环使用。在温州市第八中学、温教研院附校教育集团学院路分校等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教材都是循环使用的,有的教材不分发给学生,统一保管在指定教室里,比如《音乐》。温教研院附校教育集团学院路分校同个年级多个班级的几百名学生配备了100本教材,在上课时老师会对学生强调教材的使用与及时保管,基本上那么多教材可以使用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后更换新教材。而有的学校美术教材虽分发给学生们,但因为课程内容与教材匹配度不高,到了学期末大多数学生的课本还是崭新的,学校会进行回收。“可到了新学期,美术还是会分发新教材,因为平时书是让学生带回家的,不太爱惜书籍的学生毕竟是有的,旧教材当新教材循环使用不太可行。”某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

  小学的美术和音乐教材也是这样循环的——把教材放在指定教室,学生上课时发下去,上完就马上收回来。但某小学音乐老师坦言,音乐教材装订质量不佳,容易散架,她常常需要在开学两周后就开始“修书”。后来,她就干脆让家长自愿购书。一二年级可以不需要教材,因为歌曲比较简短,能够做到PPT上,而三年级开始,乐理知识变得丰富,乐曲篇幅也会变长,此时就需要配合教材教学,所以需要人手一本书。于是,她会把循环使用的书先平均分摊到各班,不足部分在征得家长们同意后,由家会委统一购买,费用均摊。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需要另外购书。

  而小学美术教材,因教材质量有保证,循环使用得比较顺畅。温州市绣山小学一位美术老师说,开学初期她就向学生强调美术教材不属于个人,只能欣赏,不能在上面涂写。但书本有时也难免会弄脏,比如学生不小心会把墨汁洒上去,不过学校有备用教材。个别对美术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一些考虑到卫生情况的家长会自发购买教材。

  大学:教材自愿购买,学生为省钱用旧书影响学习

  有家长坦言,中小学教材使用强度较高,折旧率较大,很多并没有循环使用的条件。相对而言,大学教材具备更多实施循环使用的条件。

  因为大学课程体系丰富多元,一些教师习惯脱离教材授课,或者是遵循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教学。在一些专业的学习中,学生日常使用教材的频率不高,甚至一些教材在开学下发以后,到期末时也难得翻阅几次。另一方面,大学教材往往遵循市场定价。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普通的学生而言,购买教材的费用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支出。而且大学各院系、各专业的垂直性强,适应教材的循环使用。于是有网友认为,大学可以进行教材回收利用,或选择自愿订购。

  但是目前大学教材的循环使用,主要还是学生自发行为。据温州医科大学某英语教师介绍,大学的教材不是统一下发,需要学生自愿购买,于是不少大学生会抱着省钱的态度使用旧教材,但如今大学教材也市场化了,旧教材基本是需要折价购买的,一个班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会到学长那里购买。可有些旧教材的内容只是一年有效,比如英语听力教材,里面会配有二维码,学生要扫一扫才能使用,但这个二维码一次使用后就会失效,第二个学生无法再使用,对该学生的听力课会有影响。同时,旧教材上如有做笔记,有的学生会贪图省力,不再自己记笔记,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家长:借书非常困难,提前购买又很浪费

  上了初中后,学习压力变大,有些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假期中预习,于是每当中考结束后,中考生们的旧课本就会变得特别抢手。丁丁妈妈就曾经历艰难的借书过程。她借书时也喜欢讨彩头,比如先向“学霸”借。学霸家长回复说太晚了,别人提前半年就预订了,考完当天就去他家把书全搬走了。于是她又向“学平”(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借,“学平”家长回复,前两天教材刚被借走,甚至包括练习册都拿走了,还信誓旦旦地说,孩子的同学很多,借书还不容易,包在他身上。结果第二天回复,同学的书也都被借走了,而且有些是初一的学生。最后,她终于在“学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那里借到了教材。

  看到学生借教材难的现象,有些老师为了方便学生,就从上一年级段那里,把全班的数学课本都借过来,并再三强调这书是借的,要珍惜,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这样的老师毕竟少数,有的家长借不到书籍,怎么办?只能购买!一名家长称,每次放寒暑假前,她都已经在新华书店或者网上把下学期的主科教材买好了,可开学了又会发新书。就有了两套,纯浪费。还有的家长不赞成教材循环使用,原因之一就是旧教材的卫生不能保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于是有家长建议,学校在放寒暑假时就发新教材,让学生在家预习。据了解,我市学校的教材都是统一订购的,一般都是新学期时新书才会到,不过特殊时期也会提早分发新书,比如这个寒假,有些学校考虑到可能因为疫情无法如期开学、到时只能上网课的情况,在放假前已经把新书分给学生了。

  专家:教材循环使用,社会上有两种声音

  教材循环使用到底是否可行,目前社会上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理念很先进,应该做;但另一种认为政策需要完善,应该停止循环使用。前不久,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说,“政策实施以后,应该说从理念上是先进的,提倡节约和资源保护。但从现实操作上,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收集两会代表的建议提案和家长来信,循环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循环教材内容更新较为频繁,导致同一课程教材出现不同版本、不同内容的情况,增加教师授课难度,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使用循环教材,学生无法在课本上进行笔记和标注,跟现在的学习习惯不太一致。再有,各地学校在循环使用的操作上普遍采用上课发书、下课收书的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课后复习和预习。

  第三,大家认为音乐、美术、体育这些学科教学是“小三门”,不受重视,现在又让教材循环,更加剧了对这几门课的不重视。

  第四,疫情出现以后,循环教材的卫生问题更加突出。

  第五,循环教材管理成本高。此外,受制于印装、限价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学教材的用纸、印刷、装订等不能采用高成本工艺制作,循环教材使用频率较高,很大一部分教材破损较严重,影响循环使用。

  申继亮表示:“尽管有这些困难,学校还是在努力执行教材循环政策,尽可能地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关于循环教科书,我们还要继续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研究怎么把先进的理念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还要跟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进一步沟通,一起来研究提出下一步改进的措施和方案。”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孙乐李跃

标签: #温网 #新闻 #体育 #娱乐 #交友 #旅游 #文化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