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让文明成为平阳最美底色!平阳县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LECMS 4243

 近日,“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发布,鸣山村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平阳县文明村镇总数位列全市前茅,其中全国文明村创成数全市第一。现已创成全国文明镇1个、省级文明镇6个、市级文明镇5个、县级文明镇2个,全国文明村3个(昆阳镇鸣山村、万全镇万都村和四都村)、省级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村116个、县级文明村190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城率达到85%以上。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一个个荣誉背后,体现的是平阳大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全县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著增强。近年来,平阳县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为平阳儿女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国家级文明村昆阳镇鸣山村-青年创业创新沙龙

  

  精耕细作,擦亮乡村美丽底色

  徜徉于昆阳镇鸣山村,这里道路平坦、绿树成荫。晨曦和傍晚的小河边,市民翩翩起舞,焕发出活力和动感;大街小巷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文明,已成为这个村子的新名片,更是鲜明的精神底色。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华丽转身后的鸣山村,实现了高颜值与文明内涵并重的快速发展。

  在鸣山村,素有三多——“古屋多,古树多,名人多”,因此,三年来,该村投入2300多万元,实施古道修复1500米、古建筑修复4幢、古桥修缮2座、主入口提升1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近50余项工程;切实开展“人文塘河”打造,在平瑞塘河鸣山端沿岸修建文化长廊和凉亭,建设沿河游步道边灯光、苗木等。一个崇德向善、文化厚重的文明村,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村民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鸣山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尤其是在深化移风易俗方面,专门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鸣山版《村规民约》;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每年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鸣星”“民间道德奖”等评选。

  同时,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和非遗文创品牌,先后引入鸣山陶院、茶道花艺、书画培训等30多家非遗产业,形成了集聚规模效益,成功打造了“非遗文创自由经营街区”等;推行“鸣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示范基地。其中,非遗传承志愿者服务基地以鸣山“非遗文创一条街”为核心,目前已开展陶艺制作、蛋画、茶道、插花等公益培训35场,受众达1700多人次。而青年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以“青创农场”为主阵地,孵化培育新型青年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约婚礼基地以蔡心谷故居为依托,对外免费提供婚礼场地预约,目前,已成功举办10多场婚礼。此外,鸣青年志愿服务还开展了送温暖、微心愿、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免费伏茶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受益对象超过5000人次。

  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健全机制,持续深化文明创建

  鸣山村获得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平阳县深入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近年来,县文明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在为民惠民上下功夫,在服务发展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

  为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倡导文明风尚,县文明办结合国家、省、市文明办有关精神,通过座谈会、查阅台账、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行走访调研、宣传发动,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提高道德素质和丰富业余生活及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各村镇提升整体形象,稳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省级文明村萧江镇文华村-儿童百米画卷活动

  

市级文明村萧江镇凤头村-喜迎元宵捣年糕活动

  

  日前,萧江召开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各村社在村居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党员、新时代文明志愿者们迅速在辖区内铺开地毯式环境综合大整治。在萧江镇双榕社区,清洁人员将社区内堆放的废弃木板、泡沫箱、渣土袋等大件垃圾搬上大车,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夏桥社区前村村干部林成松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带领党员群众整治村庄环境……近年来,县文明办指导各村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搞好农村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同时,结合省、市文明村镇管理办法和评分标准,县文明办不断完善平阳县文明村镇管理办法和评分标准及文明村建设台账资料整理标准,以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为目标,将创建任务逐一分解,并明确创评标准和工作要求,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可操作性;将文明村镇奖励机制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对创建单位进行奖励和补贴,为创建提供资金支持;县(乡)镇两级都成立了文明办(创建办);(乡)镇、村两级都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和规划;完善四项联评、媒体公示和主任办公会议评审及技术培训调研指导机制。

  

国家级文明村万全镇四都村-写百福字活动

  

国家级文明村万全镇万都村-青春相“冯”夏令营活动

  

  夯实基础,提升城市文明内涵

  随着红色旅游逐渐火热,连日来,凤卧镇凤林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红都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景区等处,为来往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故事讲解等服务。而这,也是平阳县着力推动文明实践与文化礼堂“1+1>2”有机融合的一个缩影。

  文明村镇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县文明办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扮靓农村环境、构筑文明乡风、培育新型农民,让平阳的农村环境美、风尚美、人更美。特别是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工作机构,并整合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文明示范岗、村居党员干部先锋队、“五水共治”河长队伍等,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并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这一主阵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为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县文明办积极组织开展了“晒家风亮家训”活动,让好的家风家训深入到每个家庭,让文明信仰根植于人们内心,营造出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此外,各村党组织积极运用文化礼堂,采取方言快板、自编歌曲、微信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理论思想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同时,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相结合,引导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来看成就、看发展、看变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打造强有力领导班子,各村级组织严格落实村主职干部坐班、其他村干部值班工作制度,推行便民服务“红色代办”机制,为群众提供上门跑腿、党员领办、组团协办、支部承办等服务。